当党员中心户,做邻里知心人——北郭社区党员中心户朱骏武事迹 | ||
|
||
|
||
笔耕不辍,自办“小报”惠及邻里 走进老朱的家中,立马会被摞得很高的报纸墙吸引到。《人民日报》、《南通日报》、《健康文摘报》等十多份报刊,老人说起这些犹如珍宝,满脸幸福。“我每天的作业,就是把它们看完,晚一天就会堆得更多。”老朱说。他订阅的报纸最多时达28种,今年保留的报刊有17种,还不算杂志期刊。这些报纸杂志,可没少花他的养老金。老朱说,1992年他从如皋市环保系统离休,一直就不愿意在家闲着。他从报纸上看到某社区创办了全国首家社区报,便萌发了一个想法,给自己所在的社区也办一份社区报。 “我原先在单位做过,应该是驾轻就熟。”老朱通过‘读、写、抄、剪’。这种方法后,他先后创办了“环境与健康”“社区健康文摘”,分别以生活保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后来合二为一为“健康文摘”。老朱不仅是“夕健康文摘”的主编,还包揽了发行、校对等多项工作。“每个月出一期报纸,每期印刷100份,全部是免费赠阅的,从2004年到现在,一共赠阅了12000份。” 他平均每天工作4-6个小时,最多的一天能写8000多字,且思维敏捷、文笔流畅,一挥而就。老朱说,发行上有送报上门、定点发放等方式,“我给邻里群众送健康已经延续了10多年了,有些年老党员经常给我鼓励,是我办下去的动力。” 有趣的是,由于常年凝神屏气地潜心写作,朱骏武原先的“三高”疾病基本康复。翻开第六期“健康文摘,虽然只有十张A4纸大,但整张“报纸”内容齐全,分为心理门诊、快乐养老、吃出健康三个版面,非常具有社区报纸特色,邻里党群很喜欢。近年来,老朱办报得到的家人和社会支持越来越多,社区还给他提供了“老朱健康报”工作室。 爱心延续,心系“花朵”无私奉献 这些年,朱骏武义务帮扶了社区6名贫困大学生,带头倡议社区党员,群众和协调社会各界人士为他们捐助学款4万元,并为一名贫困学生争取了2000元的助学指标。协调帮助社区残疾家庭的孩子上学及解决家庭中的困难,他在为孩子们奔波往来的工作中,获得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欣慰。 家住北郭北村39幢周钱荣同学在郭里园小学读书,母亲智力残疾,对于只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家庭就更艰难了。这给周钱荣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周钱荣产生了辍学的想法。朱骏武知道后耐心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鼓励周钱荣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庭和自己的人生,朱骏武从退休金拿出一部分钱支付了周钱荣的学杂费,并联系了郭里园小学帮助孩子办理了免除周钱荣今后几年学费手续,做通了孩子直系亲属的思想工作,把智障母亲托付给周钱荣的姨妈照顾,共同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在朱骏武的积极努力下社区建立了一个“老朱图书室”,协调南通图书馆捐书500多册,寒暑假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了“假期快乐读书”活动。并邀请了曾接受过捐助的孩子在假期开展了名为“感恩的心,学子倾情演讲会!”让青少年受教育,让捐助者受感动。 立足社区 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朱骏武没有一天呆在家里图清闲,一直活跃在社区,身兼数职,先后主动承担了北郭社区多个职务:社区文艺骨干、“先锋驿站”成员、邻里理事、网吧义务监督员、老年志愿者宣传队长。虽然都是义务工作,没有一分报酬,但每项工作他都是全力以赴,尽职尽责,样样都要做到最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朱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没事吼两声。他希望能在辖区组建一支男生合唱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丰富辖区居民的生活。说干就干,朱骏武找社区干部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想到这一想法和社区工作不谋而合。接着,朱骏武又组建了棋牌、绘画等兴趣小组。为能让社区文艺队给居民带来高品味的文艺节目,他四处挖掘文艺人才,请那些娴熟的专业人士作社区文艺队的教练,以此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逢年过节,朱骏武张罗着各类表演,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平常彩排还是正式演出,他都本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在演出中展示老年人的魅力,同时也得到了快乐,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文明意识。 尽管演出没有任何报酬,演出的道具、设备、服装等有时还得自己掏腰包来购置,但老朱却义不容辞,为置办演出器具,他先后自己拿出一万多,他这种“倒贴”行为,让队员们深受感动,用队员自己的话来说,老朱为我们老年人搭建起了这么一个大舞台,参加各种演出纯属自娱自乐,只要喜欢我们的节目,给点儿精神奖励就够了。 作为一名党员中心户,朱骏武对群众的热心、爱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尊重,朱骏武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为了回报党和的信任,朱骏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私奉献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社会,今年80多岁的他,不求什么,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微小力量奉献给社区群众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