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十期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学习简报(第10期) | ||
|
||
|
||
国 家 行 政 学 院
南通市第十期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
学 习 简 报
(第10期)
中共南通市委组织部主办 2011年9月7日 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关怀】
王亚雄副部长在研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摘 要)
同志们:
为期15天的国家行政学院第十期南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今天圆满结业了。学习期间,大家集中精力、潜心学习,热烈讨论,深入思考,积极开展研讨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刚才几位学员代表的发言很生动、很深刻,归纳大家的学习收获,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从战略高度思考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加深了对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四是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塑造了从政风范,强化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大家普遍感到这次培训层次高、效果好、收获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
学习对大家很有帮助,但这样高层次的集中学习时间终究是比较短暂,比较有限的。课堂上老师传授的许多新知识、新思维、新观点都需要我们认真消化吸收,深刻理解掌握,努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零散思考综合为系统的经验,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不断形成改进工作、创新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结合实际继续坚持学习,把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期间的读书风气带回去,养成并长期坚持认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使学习密切结合工作实际,持之以恒,蔚然成风。借此机会,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把理论武装作为贯穿终身的基础工程。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日益繁忙的工作中沉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多总结。通过理论武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和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不当干部群众信任不过的人,不当投机钻营的人,不当“老好人”,不当混日子的人。
第二,要把真诚融入作为尽职尽责的基本遵循。坚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合作共事、融洽相处、形成合力;融入干部队伍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人格魅力感染人,做干部群众愿意打交道、能交心的好干部;融入新的工作任务中,树立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善于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多干打基础、谋长远、做人梯的事;融入人民群众中,用敬畏的态度对待群众,用诚恳的感情凝聚群众,用踏实的工作造福群众,用科学的决策推动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三,要把干事创业作为矢志不移的人生追求。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干事意识,淡化做官意识,破除“官本位”观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努力在为党工作、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省委对南通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抢抓国家两大战略性规划全面实施的重大机遇,不断提高谋划发展新思路、创造发展新经验、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水平,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决定性步伐,在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增进民生幸福上见到更明显成效,为南通当好全省“第二个率先”的先行军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四,要把严格自律作为立身从政的永恒课题。牢记从政是清苦生涯,不是做官享受。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常存“慎独”之心,常怀“自省”之念,锤炼道德品质、磨砺坚强意志、恪守廉政准则,把法律、纪律等方面的他律转化为高度的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坚守共产党员的宗旨、坚守做人的良知、坚守领导干部的底线,决不做违反党纪的事情,决不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引入到党内生活中、引入到所掌握权力的运行中,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党的事业负责,为党旗增光添彩。
最后,祝国家行政学院的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祝国家行政学院与南通的合作源远流长、友谊天长地久!
谢谢大家!
【回顾总结】
研修班小结摘要
两周以来,研修班全体学员牢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韩立明同志在开班仪式上提出的“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把忧患作为一种心态,把参训作为一次机遇”的要求,认真践行“笃学善思、吐故纳新、学以立德、求是精进”十六字学风,刻苦学习、积极研讨。取得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更新知识、提高本领的预期效果。
一、树立了先进的参训理念
研修班围绕市委组织部王亚雄副部长在第一次班委会上提出的“维护南通高研班良好形象带好队伍;创新理念举措形成班次特色”的两大要求,树立了“注重互动、潜心研讨;每学必思、每思必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严守纪律、文明友爱”的参训理念。大家共同营造一种“学习得深、思考得透、争论得爽、收获得轻松”的南通市赴国家行政学院第十期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研修氛围。“四大”理念为本次培训班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维护了南通班的品牌形象
全体学员对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格外珍惜,用心把握。大家坚持每课提前到教室,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积极互动。整体呈现出“四多”,即:上课互动发言的多,课间茶歇个别向老师请教的多,业余时间探讨热点问题的多,班级学习简报投稿的多。培训期间大家均能自觉遵守学员守则,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课,有事履行请销假手续,自始至终保持了高昂的学习热情。少数同学虽身体不适仍能坚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课上大家努力做到了“四不”,即:不随意走动、不接打电话、不交头接耳、不打瞌睡。课余生活注重各种文明礼仪,文明上网、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团结互助。同时注重弘扬简朴的生活作风和高尚的生活情趣。不少同学主动推掉宴请,留有更多的时间消化课堂知识、读书、写作和进行体育锻炼。
班委在几位班主任老师和市干部教育处的指导下,在全体学员的支持下,努力树立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理念,分工负责、职责明确。学习委员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对接各项学习活动安排,并及时通知大家;协助班主任开通、管理班级公共邮箱,为同学们收发学习资料提供平台;每课安排学员做课堂小结,帮助大家消化提高。宣传委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编辑了十期学习简报。文体委员组织了联谊会、体育小比赛等,丰富大家的业余文体生活。生活委员联络安排了三次集体活动;与学院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及时解决学员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委员、纪检委员也都认真履职,编写了学员守则和通讯录等。书记、副书记、副班长以及市委组织部随班参训三位同志顾全大局、认真负责,积极为管理和服务好班级出谋划策,并主动承担有关事务。全体学员主人翁意识强,参与活动热情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班委和全体同学的肝胆相照、同舟共济共同维护了南通高研班的品牌形象。
三、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次研修班共安排了20多场学习活动。涉及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和交流研讨等多种教学模式。内容上涵盖了形势政策分析、个人修养与哲学思维、科学与艺术素养、公众沟通与应急处置等。授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和教授,他们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专业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且大多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几位班主任老师认真负责,每课必到,不少活动均是全程参与,很好地指导了我们的学习。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次培训的课程设置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既有政策性又有技巧性,使大家了解了新形势、新观念和新知识,必将为我们认真实践市委提出的“八大工程”和“八个领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次培训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家在各项模拟教学的参与中求是、求真、求精的精彩表现,以及90%以上的同志均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了结业小结。
(张 军)
【学员论坛】
牢固确立四种理念
深入推进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此次培训我们聆听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所作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并与北京东城区相关单位就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收获很大。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检察机关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有为有位,必须确立如下四种理念:
一是确立主动能动的检察理念。立足法律监督,依托执法办案,坚持主动服务,能动服务,不断强化职能、拓展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深刻认识检察机关肩负的维护稳定、保障发展、促进公平的重大责任基础上,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主动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党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推进,高度重视执法办案工作,对出现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展深层次研究,形成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见地、有水平、有成效的理论调研报告,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着力转化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成果,全力保障经济转型期社会和谐稳定。继续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整合资源、创新做法、延伸职能,深入开展检调对接、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等创新型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检察工作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是确立协调统筹的检察理念。坚持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协调好各方主体,统筹好各项职能,兼顾好各种利益,重视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合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效果最大化。特别注重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发现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议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完善制度,促进其堵塞漏洞、加强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参加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的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对刑释解教等“五种人”的帮教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生活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管控帮教,做好预防未成人犯罪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统筹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确立公开透明的检察理念。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着力完善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及时把握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群众公信度,倾力打造阳光检察。进一步改进执法作风和工作方式,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全面落实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制度和释法说理制度,在拟作批捕与不批捕、起诉与不起诉、抗诉与不抗诉、撤案等决定时,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科学制定预案,加强释法说理,以释法推进执法,以释法赢得公信。进一步深化实化检务公开,常态性地开展检务公开活动,主动向党委、人大汇报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视察检察工作,定期发布检察信息,以外部的有力监督促进自身规范执法。
四是确立科学发展的检察理念。始终坚持检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搞花架子、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以更好地履行检察职能,更好地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执法办案的综合效果为基本原则,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检察工作新跨越。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更加倾向基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检察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打牢基础。更加重视检察人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检察队伍执法素能。高度重视基础业务工作,牢固树立检察业务工作的基础核心地位,做强刑检、职务犯罪侦查、控申等传统业务,着力改变民行、监所等相对薄弱的业务环节,认真研究预防工作,加强综合保障和基础研究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
(房 栋)
【心得摘要】
社会管理创新从社区群众工作做起
创新社会管理,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社区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一、社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源头。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焦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集中反映了发展改革中的诸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社区群众工作为基础和源头。要坚持在社区群众工作中实现价值认同,在社区群众工作中开展社会动员,在社区群众工作中进行社会引导。
二、把基层群众工作落实在社区。要努力做到:一是服务为先,增强凝聚力;二是宣教为魂,增强引导力;三是阵地为基,增强支撑力;四是团队为要,增强承载力;五是活动为重,增强向心力。
三、以社区群众工作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社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源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促进社会管理上水平。具体而言就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人本管理;坚持统筹推进;坚持源头治理;坚持固本强基。
(赵玉峰)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南通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工作方针,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南通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优先发展,进一步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二、坚持育人为本,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三、坚持提高质量,着力推动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四、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影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坚持促进公平,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坚持服务社会,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杨晓岗)
【班级动态】
自8月31日起,研修班安排了多次现场教学活动,先后考察了北京市基层社会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展览馆、北大校园、韩美林艺术馆、国家大剧院等。这些活动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开阔了学员的眼界、促进了思考的深入,陶冶了高尚的情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月6日下午,研修班分成三个小组,与同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期处级领导干部研修班的学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学员互相介绍了自己所在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区划调整、干部培训、教育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座谈,双方学员交流了情况、增进了了解、收获了友谊。
9月7日上午,结束了既定的各项学习任务,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仪式由研修班班主任、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国内培训部副主任韩树新主持,学员代表陈春柳作了交流发言,班长张军同志代表全班作了学习总结。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崔君钢对研修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国家行政学院最优秀的班集体之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亚雄同志亲切看望了全体学员并作了重要讲话。王部长和崔主任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下午,学员们满载着学习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国家行政学院,重新踏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把这15天的美好记忆留在了北京的初秋。
(赵玉峰)
|
||
|
||